简介
发布日期:2023-04-12 阅读次数🔝:22158次 来源: 作者:
万泰成立于2000年,渊源于1958年成立的铁道机械系。数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机电类优秀人才👱🏿,赢得了良好社会声誉。
下设机械工程系、检测与控制工程系➖、动力与能源工程系🫵🏼,轨道车辆工程系☎、工业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及机械工程实验与工程训练中心🕧👨🏿🎤。师资力量强大,现有教职工24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万人计划2人☠️、中央军委人才计划1人、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IEEE Fellow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人🤷👆、省部级青年人才8人、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2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6人🗻。
聚焦智能制造与智能装备👲🏼,开展人才培养🔻。设有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6个本科专业,全部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4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等多个国家级教学实践平台。
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以机械工程为主,多学科共同发展的学科生态。目前拥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评估结果为B+👩🏼💼、连续入围U.S.News世界大学顶尖学科排行榜。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所在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连续6年蝉联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第一。动力工程及热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国内国际学科评价中均位居前列♏️。
致力于轨道交通、智能制造🙅🏻♂️、国防科技、新能源动力技术、先进材料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拥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结构强度检测国家认可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行业重点实验室等8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近五年,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技奖励70余项🧔♂️,近三年年均科研经费3亿元。
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瑞典皇家理工、新加坡国立大学👩🏽🌾、兰卡斯特大学等世界多个国家的顶级大学有着密切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合作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采取“3+1”双学位的培养模式,毕业生平均深造率达85%,培养了大量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将始终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建设成为拥有与学校整体水平相匹配📁、特色鲜明的机械学科群,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国内一流机械工程。
(数据截止2024年12月31日)